2022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,江苏12个居首位
发布时间:2023-12-18 15:12:03 作者:佚名 点击:182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“最江苏”简介
在《2022年中国地级城市(含副省级城市)基础现代化指数百强》中,江苏绝大多数设区城市榜上有名。 从省份分布来看,江苏以12个位列第一。在“2022年中国县级城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百强”中,江苏县级市也表现不俗。 榜单前五名均为江苏县级市。
近日,《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报告2022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在北京发布。 《报告》还公布了“2022年中国地级城市(含副省级城市)基本现代化指数百强”和“2022年中国县级城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百强”。
《报告》构建了涵盖经济发展和经济体系现代化、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现代化、文化建设和公民素质现代化、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现代化、现代化建设的“中国城镇现代化监测体系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。 利用2021年各城市公开数据,经过比对验证,完成了第二次中国城市基础现代化监测评价工作。
在《2022年中国地级城市(含副省级城市)基础现代化指数百强》中,江苏绝大多数设区城市榜上有名。
苏州排名第3(指数91.80),南京排名第4(指数90.77),无锡排名第7(指数86.99),常州排名第12(指数82.51),南通排名第20(指数79.66)。 镇江排名第27位(指数77.96),泰州排名第35位(指数75.54),扬州排名第40位(指数74.38),盐城排名第48位(指数72.92),徐州排名第61位(指数70.37),淮安排名第82位(指数67.99),连云港市排名第96位(指数67.14)。

从省份分布来看,江苏以12个居全国第一,浙江有11个,山东有10个,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。 分地区看,中东部地区54家,其中中部地区25家,西部地区14家,东北地区7家,其中东部地区占比超过一半。 《报告》显示,“2022年中国地级城市(含副省级城市)基本现代化指数百强”平均指数为74.17,比上年上升1.04,表明2021年,我国较发达的地级城市在科学高效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,稳步推进基本现代化。
在“2022年中国县级城市基础现代化指数百强”中,江苏县级市也表现出色。
榜单前五名均为江苏县级市。 昆山排名第一(指数91.72),张家港排名第二(指数91.27),江阴排名第三(指数91.02),常熟排名第四(指数90.66),太仓排名第五(指数90.55)。
此外,宜兴排名第10位(指数87.40),溧阳排名第17位(指数83.35),靖江排名第20位(指数81.91),扬中排名第23位(指数80.70),启东排名第25位(指数80.03),海安排名第26位(指数排名第 79.96)、丹阳排名第 30(指数 78.78)、如皋排名第 35(指数 78.01)、句容排名第 36(指数 77.98)、泰兴排名第 40(指数 77.07)、东台排名第 41(指数 76.97)、仪征排名第 45(指数 76.24)其中,高邮排名第58位(指数71.94),邳州排名第61位(指数71.22),兴化排名第67位(指数71.94)。 指数 70.51)。
2021年,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.27万亿元,位居全国第六、江苏第一。 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393家,总数达到11165家,数量遥遥领先地级市。 苏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91元,其中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88元,苏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87元;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.2万亿元,位居全国第二;2021年进出口规模达3921亿美元,创历史新高。连续多年被评为外国人才眼中的中国城市,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。

近年来,南京坚持现代化发展,在“2022年中国地级城市(含副省级城市)基础现代化指数百强”中位列第4位。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5.9%,位居榜首。 全省第一。 南京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,推出“2+2+2+X”创新产业体系系列行动计划,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、智能电网等高水平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,深入实施全国第一批、全省唯一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互换模式应用试点。 2022年1月至9月,南京实现数字贸易总额569.42亿元,同比增长18.87%。 其中盐城纳税百强企业排名,数字化服务贸易进出口额312.17亿元,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0.5%,同比增长20.12%。 未来,南京将继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培育新兴产业集群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不断巩固现代化优势。
今年以来,无锡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主要指标稳步改善。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.4万亿元,增长8.8%,增速在万亿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四。 人均GDP继续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。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0.5亿元,增长11.6%,增速最快。 华南地区领跑;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,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.6%,比上年提高1.2个百分点,比工业生产总值提高5.8个百分点省; 城镇新增就业16.5万人,比上年增加近万人,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.3万元,增长9.4%。 国家和省战略部署加快落实,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,无锡现代产业集群和10条优势产业链完善壮大,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,数字化转型加速深化。 与此同时,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,污染防治成效显着,全市能源水平稳步提升盐城纳税百强企业排名,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充足。 经过全市的共同努力,“强、富、美、高”的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成功实现。
2021年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807.6亿元,增长9.1%,位居全省第四;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8.1亿元,增长11.6%,苏南地区第一; 工业一般纳税人销售额达1.7万亿元,增长27.1%,增速位居全省第三; 工业投资增长21.1%,增速位居全省第三;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1.4亿元,增长20.2%,增速全省第三、苏南第一: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.2%; 城镇新增就业12.3万人; 进出口总额3017.8亿元,增长24.9%; 实际利用外资30.7亿美元,增长13%。 民生实事工程全面完成,改造81个老旧小区,成为全国首批、全省唯一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础教育。 在中国地级城市基本现代化指数中排名第12位,在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中排名第16位,在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中排名第18位。 入选“科技创新中国”试点城市。

在江苏现代化的蓝图中,南通是一块精彩的“拼图”。 南通市提出建设“一枢纽五城”,即建设连接国家与世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、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、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标杆城市。长江三角洲,具有江海特色的国家海洋中心。 城市,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,宜居宜业幸福的幸福城市。 十年来,南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.20%提高到2.62%; 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6.8%提高到66.5%; 去年,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第23位,排名与GDP处于同一水平。 今年前三季度,南通地区生产总值达8680.8亿元,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19位。 合计占全省的9.79%,比上年底的9.48%提高0.31个百分点。 未来,南通将用“一枢纽五城”建设的优异成果,向人们展示南通现代化建设真实、实在的画卷。
2022年,昆山将首次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和创新型县市百强,并跻身二类大城市行列。 综合实力连续18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一,综合实力强、绿色发展、投资潜力大。 科技创新质量和新型城镇化“五个第一”。 今年前三季度昆山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.8%; 1-11月,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0.9亿元,总量居苏州第一。 锚定新的历史方向,昆山深入推进12项现代化行动计划、25项重大任务、200个重点工程,加快呈现看得见、摸得着的现实图景,提供了可学可学的发展路径,“敢为人先” “创业、敢于尝试”的新时代“昆山路”精神“务实拼搏、奋发进取、创新创优”是“昆山路”的精神,我们正在潜心研究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典范。
近年来,张家港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不断加快创新转型步伐,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3000亿元。 被评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(市)之一,连续4年被评为苏州市高品质提升城市。 第一级发展先进县(市、区)。 这与张家港努力打造“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”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、敢为人先、引领潮流,全面推进江苏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密不可分。 张家港紧扣“创新转型加速年”工作主题,在全省率先实行产业扶持政策“积分制”管理; 获批江苏省氢能源技术创新中心,高标准被评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(市)之一; 数字化转型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,工业经济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县(市)第三位; 跨境电商B2B出口量居苏州第一,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; 创新探索新时代行政执法“张家港样本”入选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工程。

一代代江阴人的“人心齐、民性强、敢攀登、一流”,使江阴异军突起,站在了全国县域发展版图的前列。 2021年,江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.5%左右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.94亿元。 江阴将实现全国县域经济基础竞争力“十九连冠”。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20亿元,增长8%以上。 荣获中国工业百强县(市)“五连冠”。 “江阴板块”实现股权融资105.62亿元。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35亿元,增长15%,贸易总额增长36%。 下一步,江阴将着力推动转型升级,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,紧扣“345”现代产业体系,做大做强产业集群,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。城市产业的可控性和市场性。 竞争力。 同时,以科技江阴建设为引领,全速建设“一湾一谷一区一港”科技T台,着力打造强国强市。教育科技城、人才强市,开辟新赛道,创造新动能。 加快构建更加充满活力、更加现实的创新型现代化图景。
近十年来,常熟科技经费年均增长15%。 20余家企业打破外资垄断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由2018年底的34.8%提高到2021年底的41%。“苏州·中国声谷”被列入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。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3.74%,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前300名。 目前,常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近三年年均增长20%以上,占总量近一半。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收入占苏州财政收入的28%以上,位居全市第一。 目前车用锂电池产能占苏州的90%以上。 在动力电池新型材料领域,六氟磷酸锂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五,锂电池用铜箔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。 工业机器人保有量2.4万台(套),近五年年均增长28%。
太仓市与时俱进,优化完善“现代花园城市、幸福金太仓”的建设路径和发展内涵,激情谱写太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彩篇章。 锚定实体经济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,以集群发展拓展产业链,以数字赋能助力产业升级; 深化“三篇文章”,全面加快与上海一体化步伐,全方位推动港口、产业、城市一体化发展,放大对德各领域合作优势; 深化创新驱动,充分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,打造远近欢乐的人才生态; 用心打磨幸福太仓城市品牌,打造全区现代化花园城市典范。 2021年,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574亿元以上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90亿元,工业总产值超过2942亿元; 新兴产业产值占比57.5%,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近900家。截至目前,已有463家德国企业落户该市,该市被誉为“德国企业之乡” ”国内外。 在2022年全国发展潜力百强县中排名第二,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七,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两个专项榜单中排名第二。
资料来源: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、名城苏州网、南京市人大官网、无锡市人民政府官网、常州市人民政府官网、路口、张家港发布、江阴日报、苏州发布、太仓高新区域发布


江苏盐城十大必玩景点推荐:中华麋鹿园等生态旅游胜地等你来打卡
贺轩分享4.17-4.18全国最新工程招聘合集大全及西南工程联盟十周年庆典抽奖活动
建湖 建湖公交司机暖心助老获赠锦旗,81岁伤残军人夫妇出行难题得解决
2025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科创中心推介会成功举办 共绘长三角科创合作新蓝图
江苏盐城构建三大政府性产业母基金体系 以耐心资本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
盐城市亭湖区2025年教师招聘资格复审通知:时间地点及材料要求
江苏省如东、阜宁、睢宁三县2035国土空间规划获批,擘画苏北县域发展新蓝图
江苏2025年招聘公告汇总:开放大学、苏州工学院、科技大学等多岗位招聘
射阳 射阳县统筹流域共治与区域自治 构筑安全屏障谱写生态新曲
江西省网约车驾驶员资格审查平台上线,南宁市8家网约车平台签署自律公约
江苏盐城十大必玩景点推荐:中华麋鹿园等生态旅游胜地等你来打卡
贺轩分享4.17-4.18全国最新工程招聘合集大全及西南工程联盟十周年庆典抽奖活动
建湖 建湖公交司机暖心助老获赠锦旗,81岁伤残军人夫妇出行难题得解决
2025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科创中心推介会成功举办 共绘长三角科创合作新蓝图
江苏盐城构建三大政府性产业母基金体系 以耐心资本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
盐城市亭湖区2025年教师招聘资格复审通知:时间地点及材料要求
江苏省如东、阜宁、睢宁三县2035国土空间规划获批,擘画苏北县域发展新蓝图
江苏2025年招聘公告汇总:开放大学、苏州工学院、科技大学等多岗位招聘
射阳 射阳县统筹流域共治与区域自治 构筑安全屏障谱写生态新曲
江西省网约车驾驶员资格审查平台上线,南宁市8家网约车平台签署自律公约
江苏盐城十大必玩景点推荐:中华麋鹿园等生态旅游胜地等你来打卡

贺轩分享4.17-4.18全国最新工程招聘合集大全及西南工程联盟十周年庆典抽奖活动

建湖 建湖公交司机暖心助老获赠锦旗,81岁伤残军人夫妇出行难题得解决

2025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科创中心推介会成功举办 共绘长三角科创合作新蓝图

江苏盐城构建三大政府性产业母基金体系 以耐心资本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

盐城市亭湖区2025年教师招聘资格复审通知:时间地点及材料要求

江苏省如东、阜宁、睢宁三县2035国土空间规划获批,擘画苏北县域发展新蓝图

江苏2025年招聘公告汇总:开放大学、苏州工学院、科技大学等多岗位招聘

射阳 射阳县统筹流域共治与区域自治 构筑安全屏障谱写生态新曲

江西省网约车驾驶员资格审查平台上线,南宁市8家网约车平台签署自律公约

